首页 > 投资 > 正文

网信第一P2P闪耀第二届“投融会”
2014-07-08 10:45:01   来源:中国商贸网   评论:0 点击:

7月7日,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以下简称投融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投融会吸引了全国200余家金融机构参展,两万多家

 

7月7日,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以下简称“投融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投融会”吸引了全国200余家金融机构参展,两万多家中小企业前来对接交易。此外,网信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亮相本届“投融会”成为最大的亮点,不仅使本届“投融会”的规模空前壮大,而且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广泛关注。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发起者和倡导者,网信金融此次携第一P2P、原始会、众筹网、金融工场、壹金融、中恒信、拍车365、网信征信等平台集体亮相。央视还专门对网信第一P2P的董事长李焕香进行了现场采访。

促进产融结合 网信创新中小企业扶持方式

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广大的中小企业面临诸多的困难,融资渠道狭窄、利率成本高等因素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专家指出,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一语点破了我国的金融业现状,也为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批互联网金融企业较好的顺应了行业发展和政策导向之势,此次参展的网信金融CEO盛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没有较好的促进产融结合,对此,网信金融一直提倡和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宗旨,旗下的第一P2P、原始会、众筹网等平台不仅重视对中小企业的“输血”扶持,还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低门槛、渠道广、开放性等特点不断整合创新各种投融资合作方式,增强了中小企业的自主“造血”能力。

互联网金融解决投融资信息不对称优势明显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中小企业“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65%发明专利,80%以上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光鲜的数据和负担之重极不匹配,投融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困局急需找到突破口。

目前,银行考虑到风险、成本,以及网点布局,更偏爱大项目、大企业,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内生动力不足;民间借贷市场发展不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高达30%~40%;而小微企业存在的信用和担保体系不健全、资源环境约束等情况也无形中增加了投融资的难度。

对此,一位参展的江苏中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银行曾希望通过乡镇银行和小型合作银行等方式开辟融资渠道,但执行起来周期较长,地区差异明显,难以让中小企业切实受惠。我们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更感兴趣,前段时间网信旗下的众筹网苏州分站成立,2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搬到了网上,收效颇丰,这种低门槛的创业投融资方式对我们来讲更接地气,可操作性更强。“

李焕香:第一P2P为中小微企业带来新机遇

据悉,央行曾多次鼓励放开债市以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希望可以丰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并建立良性的金融融资机制。不过,区域集优、信用增进等创新方式在地方具体执行上进展缓慢。

网信第一P2P董事长李焕香女士接受央视采访

对此,网信第一P2P董事长李焕香女士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传统金融机构发债扶持中小企业相比,目前发展火热的P2P网贷行业更具灵活性,而且拥有更多的优势。“为了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第一P2P针对性的设立了系统的产融贷和企业贷产品体系,并建立了完善的风控、征信和担保机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资源整合,打破了企业以往区域融资的渠道限制,较好的解决了中小企业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融资周期长等问题。“

据了解,第一P2P是网信金融旗下的P2P网贷平台,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融资额月均翻1.5倍,增长速度惊人,且做到了零坏账,被业界称之为P2P网贷行业的黑马。

“传统渠道融资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我此次参展主要关注一些知名的互联网金融融资方式。除了平台的安全性之外,我对于P2P网贷的到账效率非常关注。第一P2P有着大金融背景,有着丰富的投资人资源,这对于我们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快速到账的需求非常有利。“一位浙江的中小企业主向记者说。

从北京第九届“金博会“到如今的第二届”投融会“,网信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业界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众筹和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的多种形式发展的异常火热,网信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参展为“投融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网信所倡导的”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宗旨也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金融与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与融合。

相关热词搜索:第二届

上一篇:飞鹤奶粉以优质产品回馈广大消费者
下一篇:纯电动车行业标准发布 雷丁强力推动产业发展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商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贸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商贸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所有版权 中国商贸网 通用网址:www.smcnn.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mcnn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