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贸易 > 国内 > 正文

联通将推60元特惠套餐,真正实现流量不清零
2015-11-30 17:04:19   来源:中国商贸网   评论:0 点击:

  据运营商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近日联通将面向全国推出60元不清零套餐。该套餐包含2G省内流量、200分钟语音通话和6元来电提醒功能。与同类

  据运营商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近日联通将面向全国推出“60元不清零套餐”。该套餐包含2G省内流量、200分钟语音通话和6元来电提醒功能。与同类型产品的市场价格相比,“60元不清零套餐”便宜了近50%。

  除了价格上的优势外,该套餐的另一特色就是“不清零”。不同于之前的次月不清零, 联通60元套餐中当月未使用的流量,将自动转成流量币存储在联通“流量银行”中,用户可根据需求随时兑换和流转,实现手机流量的长期不清零。

  早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就公开敦促运营商“提网速”、“降网费”;随后工信部也发文承诺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完成宽带降费提速,及手机流量月底不清零的目标。但是从各大运营商10月份最新出台流量政策来看,次月不清零的实际优惠力度仍差强人意。运营商规定当月剩余流量只能延期到下月使用,与大家预期“长期不清零”的目标相差较远。政策出台后,引发了一阵质疑诟病之声,大家纷纷吐槽运营商”口惠而实不止“、”是彻头彻尾的忽悠“。其实业内人士早有声音指出,上层压力下的让利改革行为难免会受内部层层阻力而大打折扣,毕竟上市公司也要为自己的盈利负责,每一次“割肉”都可能引发收入利润和股价的大规模波动,这也是企业管理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在这一背景下,联通一反运营商常态,主动推出的“60元不清零套餐“,不仅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价格优惠,更在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流量长期不清零的目标。这背后不仅是来自高层的行政示意,更多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是内忧外患限制下联通自身的主动决断。

  对比三大运营商的2015第三季度财报,我们不难发现,联通正面临着收入和利润双重下滑的困境,每月平均流失的用户数量近100万,用户规模同比去年用户减少超千万。按照这个速度计算,联通将很快将沦为三大运营商中的最弱一环。最近,甚至还传出了有联通电信即将合并的消息,迫使联通官方不得不公开辟谣。

  探寻联通困窘背后的原因,有其4G初期保守观望带来的遗患,有内部高层人事变动引发的动荡。更为重要的是,也许是好日子过的太久了,联通似乎逐渐丧失了早期的创新突破精神。在3G时代,联通最早打破运营商的政策束缚,主动与苹果、三星等知名手机品牌合作,依托自身的网络终端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而进入4G时代,创新、开放、合作、共赢成为了新的时代精神。移动互联用户变得更加年轻、有活力,喜欢独立自主和新鲜体验。面对一系列变化,以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们普遍显得反应犹豫迟缓,在移动互联时代处于集体失声的状态,错失了发展良机。

  要想摆脱当前困境,联通必须抓住主流年轻消费者,重拾产品价格及服务优势,而”60元不清零套餐“和”流量银行“的组合拳模式,或将成为破局利器。

  首先,”60元不清零“的套餐设置和优惠价格,必将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关注加入到联通阵营中。接下来,通过”流量银行“的平台效应,进一步激活并维系用户,真正的把用户留下来。在流量2.0时代,运营商将不仅仅是传统的流量提供者,更应该成为流量价值链的塑造者和整合者。联通流量银行将用户的流量需求和互联网公司的推广需求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覆盖全国的流量交易和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时随地赚取流量、存取流量、还能进行流量团购和赠送等。通过一系列的娱乐性、互动性的玩法和免费的流量赚取机会,流量银行平台将发挥起激活用户热情,提升用户粘性的作用。特别是当每月剩余流量变成虚拟流量币存在流量银行后,用户与联通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品牌忠诚度也将得到提升。届时,联通用户数量的下滑流失趋势,也会逐渐得以扭转。同时,各种免费的后向流量将持续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扩大用户流量的增长潜力,为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带来新的机会。

  本次”60元不清零套餐“发售除了网络渠道外,还将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线下渠道,这也是8月份王晓初主政后,对联通集中一体化运营战略成效的又一次检验。联通发挥其渠道优势力量覆盖更多用户,进而通过流量银行的平台价值把用户维系在渠道中,不断挖掘用户潜力,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增长。

  作为这次破坏性”不清零政策“的提出者,联通必将给其他两家电信运营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许不久之后,整个行业的政策都将发生改变,全网流量不清零将会真正来到我们的身边。

相关热词搜索:套餐 流量

上一篇:LEXUS雷克萨斯豪华不奢侈 用车养护更有道
下一篇:臻稀致争藏,中海金玺公馆二期升级加推 即将开盘

分享到: 收藏

右侧版权信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商贸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商贸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商贸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商贸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供稿服务

  所有版权 中国商贸网 通用网址:www.smcnn.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mcnnn@126.com